在U17亚洲杯的舞台上,国少队如同前行在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自始至终被两连败的命运紧紧追逐,结果提前宣告无缘出线,更是再次证明了“20年无缘世少赛”的悲惨现实。这支青年球队的经验不足,简直成为了致命的短板,而这显然没有逃过资深记者的眼睛。
首战不敌东道主沙特队,这一幕似乎早已在国少队的备战计划中排演过。球迷们依然抱有希望,尤其是在迎战乌兹别克斯坦之前,大家都幻想着奇迹降临。然而,国少在与乌队的较量中,再次遭遇重创,彻底将希望打回了冷却期,结果的惨烈令所有人为之心寒。
中国U17国少队的历程,仿佛是在历史的天空下翻滚的浮云。首次在中国足协青少部的指挥下出战洲际大赛,既是探险又是试验,一切都显得生硬而无序。要知道,对于这些年轻球员和教练团队而言,只有在理论的纸面上有些新鲜想法,但一旦走上实战,显然就变成了“纸上谈兵”。
更有甚者,主教练上村健一也是首次带队出征这样的国际舞台。如何应对竞技层面的巨大压力,如何帮助年轻小将们调整心态,使他们面对万千压力如履平地,竟然都是一片空白。以往常被提起的中国足球的“经验话题”,如今看起来不过是空洞的言辞罢了。
毕竟,在谈论中国青少年球队何时能重返世少赛的时候,这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中国曾经拥有过世青赛、世少赛的辉煌历程。然而时过境迁,近二十年的历史已经将那段荣耀慢慢抹去。在对国家队战绩的不满中,我们否定了曾经的成功与本土教练的贡献,尤其是在青少年足球的领域中,似乎大家对以往的辉煌已经选择性失忆。
对于中方教练团队的质疑,外界习惯性地把矛盾推给了各种意见的分歧,然而参与过2004年夺冠的本土教练显然清楚,成功不是凭空而来的。或许在理论水平上有瑕疵,但在实践经验上,他们无疑是可以为年轻球队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指引。面对这次备战,提出不同看法,难道不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吗?
总而言之,重振国少辉煌的路途注定荆棘密布。要想重建对青少年足球的信任,首先要面对那些金光闪闪的历史教训,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搁置甚至遗忘。希望下次再见到国少时,能够不再是如今这幅惨淡的模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