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评议引媒体热议 俱乐部申诉与舆论焦点无所遁形
来源:微博
05-01 18:50

5月1日,中国足协发布了新一期裁判评议,围绕上海海港与成都蓉城的比赛中的两个判罚案例展开。裁判判定魏震踩踏胡荷韬的犯规应给予黄牌的决定被认为是正确的,此外,吾米提江铲倒费利佩同样得到了评议确认。此外,在武汉三镇与天津津门虎的较量中,三镇的首个进球最终被认定为有效。

在社交媒体上,媒体人陆洋对此次判罚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官方裁判评议主要回应俱乐部的申诉和舆论的关注,其内容覆盖了绝大部分争议,然而也难免错失一些关注度不高却值得讨论的案例。比如在上轮,武汉对天津的首粒进球,起初看似无需讨论,但VAR的介入则提出了重新审视的建议。

按照评议,主裁判在此次判罚中遵循了更符合常识的原则,最终确认进球有效。尽管失球一方没有对此提出过多异议,但引发的争议在于主裁判与VAR在这一判罚上存在尺度上的分歧。陆洋提到,这种情况或许需要让公众了解,以便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形时有所参照。

另外,普遍被认为存在误判的海港下半场的进攻也成为讨论焦点,徐新在射门前的两次传球疑似越位,主裁直接判罚越位。然而慢镜回放显示,攻方在两个定格瞬间皆未处于越位位置。此时,主裁与助理裁判的快速决定影响了进球机会的合法性。由于获胜方往往不申诉,这个疑点并未加入到评议讨论中。

在VAR时代,越位判罚普遍趋向于延时举旗和延时吹哨,陆洋强调,裁判的这一决定是否符合原则值得公开解读。他表示,当前的评议主要是为了解决球队和球迷的“我们是否受损”的疑问,虽然这十分重要,但对判罚尺度和原则的解读同样具有指出联赛判罚特质的意义。

陆洋进一步建议,若出现主裁观看回放后否决VAR提示的情况,无论是否提出申诉,这种分歧判定均应纳入评议。这一赛季,类似情况已多次出现,虽然有些进行了评议解读,但有些则未被提及。因此,统一公开评议会对各方都有益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