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讯 6月22日上午,位于郑州的北京儿童医院和河南省儿童医院的第一学术报告厅发生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大事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奔跑天使行动-河南行”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没错,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活动,而是对那些小小患者们的“爱与关怀”的完美展现。
田径运动员兼奔跑天使基金的“爱心天使”吴艳妮在这场仪式上潇洒捐赠了20万元,成为首批下肢畸形儿童的“希望之光”。20万元,如果换成是娱乐圈的小鲜肉买包包,几乎就是一顿饭的消费,但在这里却为弱小的孩子们点燃了康复的希望之火。
在她的微博上,吴艳妮大方分享了与这些下肢残疾孩子们的相处,她称自己“探望了孩子们”,仿佛是在访问一些精英选手。 她提到这些孩子们得到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及奔跑天使基金的帮助,完成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康复手术,而她的关注和鼓励简直可以治愈一切。是不是有点过于自信呢?
不禁让人想问,这样的温情表达真的能帮助孩子们走出阴影吗?吴艳妮自信地认为,她的“关心”以及孩子们的“坚强与乐观”能够形成某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煽情得让人忍不住想拍手叫好。难道这是呼唤社会关注的最佳方式吗?
当然,我们都希望那些孩子能够早日康复,去追逐奔跑的梦想,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可是,作为观察者,不妨也想想,真正的帮助不仅仅是金钱的施舍,而是一种可以持续的支持与陪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