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8日举行的东亚杯首轮比赛中,中国足球队以0-3的比分不敌韩国队。《足球》报对此发表评论,指出国足在技战术方面与亚洲强队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存在,不禁令人感到失望。
报导提到,这支备受期待的国足在场上的表现并未展示出明显的竞技层面变化。中场的薄弱和球员个人技术的不足,依然是球队面临的显著问题。然而,尽管这场失利令人沮丧,但国家队的年轻化进程不会因之停滞。未来四年内,国足战斗力的短期提升几乎不具可能,尤其是中场与后腰位置的能力不足,使得球队只能被动防守。这一现实,也让国足在选帅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
代理主帅久尔杰维奇希望球队能够掌控比赛节奏,但开场不久,国足便陷入被动,控球率仅为44.5%,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韩国队的低位防守。尽管后场有一定控球空间,但国足在越过中线后立即遭遇挑战,真实的统计数据反映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射门5次,对方射门15次,射正0次,而韩国队射正则有7次,这才真正揭示了比赛的实际状况。
在这场比赛中,后腰位置的问题愈发凸显。国足首个失球正是因为后腰黄政宇未能有效防守,给了对方远射的机会。而另一名后腰高天意出现的失误,使得球队的防守愈加困难。由于缺乏更强的配合保护,高天意在俱乐部的出色表现并不能转化至国足之中。
此外,国足在进攻端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尽管在后场有控球机会,但前场的传接却显得缓慢且频繁失误,反击效率低下。而在对韩国队的施压力度上,全场仅有5次犯规,明显不足。客观而言,韩国队的传接能力较强,国足几乎没有太多的犯规机会,这也反映出国足在施压上的不足。
与日本队和韩国队积极寻找合格替补的做法不同,国足在东亚杯的阵容近乎最强。这一惨痛的结果意味着,未来的比赛周期,国足很可能无法实现主动控制,只能依赖防反战术。因此,在选帅过程中,寻找擅长防反或战术灵活性的教练将是关键。
久尔杰维奇作为代理主帅,任务是在三场东亚杯比赛中完成球队的工作。从首场表现来看,久尔杰维奇显然面临不小的挑战。考虑到球员的能力,后续比赛中改进的空间有限,也许提升球队的侵略性可以成为一个可行的改进方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