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锋与徐昕的争论媒体人解读年轻球员心态变化
来源:微博
07-29 22:51

在7月29日的团结杯比赛中,广东全运会男篮以84-87的微弱差距不敌巴西男篮,赛场上的氛围紧张,特别是在比赛暂停期间,教练杜锋与助理徐昕似乎因战术问题发生了争执,引发了不少讨论。媒体人付政浩对此事件进行了评论,表达了对情况的看法。

杜锋和徐昕师徒在激烈的比赛中情绪高涨,碰撞出火花,似乎是对战术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而这并不是个例。早前,中国男篮在热身赛中面对波黑男篮的时候,郭士强也因不满场上表现而情绪失控,言辞激烈。篮球教练的工作着实不易,他们的管理风格往往是要求球员绝对服从,面对沙场,显得异常严厉,任何失误都会引发教练的怒火。

过去有一种说法:“宁管千军万马,不管十二条大裤衩”,这形象地说明了篮球教练的苦衷,这个行业中,教练们需具备强烈的好胜心和掌控能力。正如电影《火锅艺术家》所说,很多教练出言不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威严和球队的纪律。

近年来,为了提升比赛的透明度,CBA联赛曾在替补席上安装麦克风,能够让球迷闻之一二,然而不久后这些麦克风便被拆除,主要是因为教练们的脏话频繁,影响了联赛形象。对于许多老一辈球员来说,这样的场景已习以为常,但如今的年轻球员则对此态度鲜明,更倾向于对这种粗暴的沟通方式说不。在与几位国青球员的交流中,他们提到希望未来能遇到那些要求严格却又温和的教练,以共同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

尽管能够理解教练在比赛中渴望胜利的高压情绪,但这并不应该是他们出口成脏的借口。体育场上的挑战不仅仅是体力的比拼,更多的是心理的较量,那么,何时才能摆脱教练们言辞粗俗的现象呢?需要时间和努力去追求更高的职业素养与沟通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