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成功的沉闷半场 U22国足对澳大利亚下半场调整成谜
来源:直播吧
09-09 22:43

在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的第三轮中,澳大利亚U23在半场与中国U22的比赛中以0-0结束,场面上可谓一片沉闷。真是奇迹,谁能想到这两队的水平能在如此低保真度下碰撞。媒体人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姬宇阳不忘总结上半场,给出了一点“奖励分”——比分0比0,防守表现还算不错,期待下半场能够继续稳住这样“优秀”的状态。

陈华则巧妙地指出,中国U23的5后卫战术显然是对澳大利亚队的一种“聪明”回应,虽然下半场的细节才是关键。但能够及时调整战术可是值得表扬的,毕竟大方向总得对着点。

陈永的评论简直可以放到年终总结里,看两队“稀里糊涂”踢完比赛也没什么大不了。难怪这里的比赛就像个过家家,大家都在互相打秋千。

苗原表示,安东尼奥上半场的战术成功得有点出乎意料,居然在西安的草坪上打出了“战术功效”,澳大利亚的各种进攻套路都如同在玩迷宫,反而中国队找到了一些机会,任凭下半场如何变化。

李璇也为全队的执行力捏了一把汗,“忠实”地执行战术的同时,体能消耗也不小,无疑是给下半场留下了不少悬念——也就是看看能否再冒出奇招。

鲁蜜则添了些许调侃,认为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互相消耗”,对手的攻击节奏慢得令人窒息,中国队的“抵挡”策略倒是展开得相当顺利,看来最关键的还是看谁最先出错。

牛志明提出,从防守的角度来看,上半场的表现也算合乎要求。而彭啸的长传还算亮点之一,不过王钰栋的机会似乎难以捞到。

陆洋则给出了一句“哲学”观察:整个过程确实呼应了安东尼奥的战略,有点像默契球,虽然中国队没能创造出什么亮眼的机会,但至少也没让对手游刃有余。澳大利亚似乎打算安稳出线,面对这样的“不拼搏”态度,如果我们能够保持防线的稳定,或许能在“零比零”的理想状态中收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深圳的U20还是现在的U22,似乎都由于没有了代表性的球星昆达。而他们在小的时候就与王钰栋较量过,现在基本上是“视而不见”。这说明,面对亚洲顶级球队,我们的实力差距还真是“任重而道远”,让人不禁感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