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韩对决中,谁将成为中国队得分的主力呢?赛前,很多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张玉宁、王钰栋和蒯纪闻身上。然而,回顾这场比赛,中国队中最具威胁的球员是韦世豪,这位已经年满30岁的老将。在比赛的最后一分钟,他主罚的任意球差点突破韩国门将赵贤祐的防线。
韦世豪在赛后对这个机会表示遗憾,他坦言:“这个任意球机会确实有些可惜,要是有机会我当然会想进球,不过没有机会的话,也只能这样了。”他对韩国队非常熟悉,除了在上一届世预赛与韩国交锋,早在8年前的东亚杯上,他就曾首次为中国队出战,还首开纪录,攻破了韩国队的城池。
他回忆道:“和8年前第一次踢东亚杯时的感觉是一样的。”当时,韦世豪正值青春年少,踢球风格充满活力,大家都把他视为中国足球的希望。如今,他则需要在替补席上逐渐适应角色。在世预赛客场对印尼的比赛中,他变成了替补选手,尽管教练久尔杰维奇的选择有其考量,却也让他感受到压力。在大连集训时,他和王钰栋的竞争始终不曾减弱,而最终久尔杰维奇选择了更为熟悉的王钰栋作为首发。
如果不是谢文能因中暑而提前离场,韦世豪的上场时机可能还会推后。然而,久尔杰维奇希望他能为球队的改变做出贡献。“在下半场出场时,我当然希望能够改变局面,帮助球队尝试改善比分,”韦世豪说道,“虽然进攻在下半场稍有起色,但我们始终未能得分,心理上也有些沉重。”
显然韦世豪对个人表现抱有一定期望。如今作为球队老将,他在队伍中的责任和价值都已不同于以往:“现在我在国家队的角色是尽量帮助年轻球员成长,毕竟我们这次东亚杯也是为下届世界杯预选赛做准备。”然而,韦世豪也意识到自己需要在球队整体上做出牺牲,即使是在他并不擅长的右路位置上,他也会竭尽全力去应对。“教练让我打哪个位置,我都认真对待。能上场就要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
在对阵韩国队的下半场,韦世豪和巴顿的登场确实提升了中国队的进攻火力,尤其是他们所组成的右翼组合,引发了不少期待。大家不禁想象在与日本的较量中,这样状态良好的球员是否能得到更多的机会。韦世豪也表示:“虽然场面上有所起色,但这主要还是对手的节奏放缓。”赛后,久尔杰维奇也同样认为:“下半场的表现更好一些,但其实是对手放松所致,真正的进攻威胁还是得看对手的实力。”
总而言之,面对韩国和日本这样的亚洲强队,中国队想要展现出最佳水平,必然遇到许多挑战。这不仅因为实力的差距,还包括球队在紧急组建后的磨合问题。韦世豪也指出:“我们刚换了新教练,训练时间短,大家对于新战术还不够熟悉。”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像他一样具有个人能力的球员显得尤为珍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