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次专访中,曾经的国脚高红谈起了她执教深圳女足的理念,直言控制比赛是她的“拿手好戏”。说实话,这跟我国的整体足球水平相比,简直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在训练方面,高红采取了令众多教练瞠目结舌的“以赛代练”策略,并迅速与全国校园足球冠军队的教练交流学习。这就像你试图通过看别人做饭技巧而变成大厨,实在是有点牵强吧?但她的心思显然是希望能借助强队的辉煌,缩短自己的球队与冠军之间的差距。然而,她还是想以“青外杯”全国女足邀请赛为契机,检验自己的球队,这简直让人觉得高红是在给球队做心理测试。
更妙的是,高红不满足于此,还带队去恒大足校参加三周的“培训”。这其中的“无比真诚与热忱”,更像是在炒作恒大足校的名气。但真相是,教练努力想把“控制球权”的理念灌输给球员后,队员们的脑瓜里是不是也在转圈圈?这样的训练,虽然效果看起来只是一种美好的假象,但未必能产出真正的成果。
归来的深圳队在草场上继续磨练,龙岗区的体校也伸出了援手。她对此倍感欣慰,认为这是深圳足球环境良好的证明。可是,难怪深圳如此倚重各方的支持,这可是足球的“团结贫困”的典范。
高红的“控制型足球”理念令人感到一丝无奈,毕竟在青少年阶段强调控球,乍看起来就像是在教蚂蚁唱歌。她认为,在校园足球中有概念引导才是核心,但也不免让人想起许多喝水都会泼出一滴的青少年。
把球员带入’美丽足球’与’胜利足球’的核心并非易事,毕竟在这个足球与脑力博弈的领域,实力与战略的结合至关重要。高红努力改变球员们简单粗暴的足球观念,可这转变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就像把一只猫迫使它去游泳。
值得一提的是,高红还是在为深圳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注入凝聚力及目标感。对她来说,在这样多元化的城市里,足球要展现出奋斗与自信的精神。她甚至让球员采访自己的家长,问他们为何来到深圳,希望能把这种精神植入队伍之中。
高红坚持不懈的青训工作,近14年间经历的艰辛,可以说是坚韧不拔。然而,这样的动力说到底还是源于热爱。面对成绩和长期培养的矛盾,她赞同欧美青训的“耐得住寂寞”的理念,强调育人的重要性。若她的理念能引领中国校园足球向三个目标发展,那说不定未来的中国足球梦想能成真。
推荐阅读